申请美国大学,多申请几所录取的机会肯定大,这是很多人的普遍想法,对不对呢,答案咱们往下看看。
我拿交盆友说事吧,无论交了多少盆友,最后只剩一个吧。
那么交30个,娶一个好,
还是交20个,娶一个好,
还是交10个,娶一个好,
或是交5个,娶一个好,
有经验的人都有了答案了吧。
这里的关键是,对自己了解多少,对对方了解多少,
如果对自己了解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如果对对方了解很多,
通过筛选主攻5个,和漫不经心的和30个都聊聊,其结果也是非常清楚了吧。
留学的情况也是这样,如果你能做到对自己了解清楚,把学校筛选到5个左右,那么显而易见,
申5个的成功率或叫最佳结果,一定好于申请10个,好于申请20个更好于30个。
申请美国大学时,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补充要求,多少不一,难度不一,申请哈佛,补充要求会让人崩溃,我认为申请一所哈佛大学,比申请10所一般的学校都难,难的是哈佛的那些补充要求,有深度有难度,而且与哈佛相似,如阿莫斯特,乔治城等很多前沿的学校都不会让申请人那么容易过关。
既然如此,如果不是常春藤那盘菜,最好别碰那个运气,我遇到过勉强申哈佛的学生,完成那些补充材料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那些补充问题,把孩子搞的哭鼻子都答不上来,最后还是放弃。
所以,撒大网的申请策略,其实是完全不值得采纳的。
经验是,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,目标越集中,效果越好,成功率越高。
简单总结就是5好于10好于20好于30.
但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敢说对学校了解的那么清楚,那就给个折中吧,十来所足够了。
有人可能会说,别站着说话不腰疼,你家孩子申几所,告诉你,真不多,就三所,全录。
所以,没必要羡慕那些被20所“名校”录取的神话,就是被30所录取同样是不值一文,
最后不还是只能去一所吗。撒网申请是非常错误的申请方法,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才是上策。
对30个都说爱,容易吗?是交个申请费那么简单吗?不信试试看。
有的中介,对学生多申请一所学校还要多交一份钱,
那撒网,岂不更是冤大头吗?钱多人傻就是指这号人吧?
当然美国也有一些学校,什么补充材料都不要,有的还免申请费,问题是有免费的午餐吗?
你不是花了钱给人家当分母吗?就是不是,那样的学校来娶你,你愿意嫁吗?
所以那些你不爱或不爱你的学校,最好就别聊。
评论